行程焦點

▍北海坑道

▍媽祖巨神像

▍天后宮

▍媽祖巨神像
由365塊花崗石建構而成,寓有「365日、日日平安」之意,以及神像高度28.8公尺,正好是馬祖四鄉五島的總面積。馬祖全縣面積過去一直是以28.8平方公里為計算,但經過最新測量,實際面積為29.6平方公里。業者在媽祖巨神像上加上避雷針後,其高度亦為 29.6公尺已申請金氏紀錄為世界第1高的石造托燈媽祖神像,馬祖的地名與媽祖的關係可說是密不可分,從神象的興建中,即可了解到馬祖人民對於媽祖信仰的虔誠,因為這座神像從提案到正式落成,便花了十年以上的時間。
▍馬港天后宮
馬祖地區香火最盛也最氣派的廟宇,據文獻資料推斷最遲在清嘉慶年間即已肇建,廟中供桌前方的石棺,相傳為媽祖娘娘葬身的墓穴。請別忘了來此上香求平安。
▍藝術島#海就是我的陸
海洋是穩定串連四鄉五島的脈絡,也是早期生活在島嶼居民的唯一對外交通連結,海就是我們的陸,是永遠對外延展的領堿。本該翱翔於海洋的大鯨魚,成為軍艦的化身,被看似柔弱實則堅硬的鏈條穩固支撐,錨定在馬港沙灘上,白色如鋁制便當盒的艙門是艦上海軍休息的床板,魚肚裡有艇長的座椅、照明燈、舷窗…這些都來自除役或舊台馬輪的零件拆卸重組而成。大鯨魚以這種隱喻方式呈現在馬港沙灘,蘊含某種深意。戰地政務時期,軍方運輸船亦都在馬港海域下錨,搶灘或居民登陸。深埋在居民腦海中的回憶,以藝術形式抓回現實。一股新生的力量。蝴蝶翩躚,紛紛停駐枯樹,株株綠芽緩緩冒出土地。即使過往環境艱困,先輩依然綻放生命的韌性,繁衍生存。透過作品,亦窺視出作者對未來愿景的希冀。
▍藍眼淚體驗館
藍眼淚是許多遊客對馬祖的第一印象,但藍眼淚卻並不是一年四季都看得到,即便時節對了,也會受氣候等因素影響。2018年8月成立的馬祖藍眼淚生態館是馬祖第一座具有高互動性的自然遺產生態主題館,除了靜態的馬祖生態介紹外,更運用4D環繞虛擬實境,讓遊客身歷其境,不分季節都能體驗與藍眼淚的互動。
▍大漢據點
南竿遊客中心附近沿著步道行走,來到位於南竿南方鐵板海岸線上的大漢據點,與莒光島、33、46等據點控鎖著鐵板及梅石澳,形成嚴密封鎖網,控制莒光方向水道,戰略地位相當重要。1975年,基於作戰任務需要,當時陸軍登步部隊官兵弟兄不分晝夜輪流施工,因當時設備簡陋,除用炸藥爆破外,其餘均靠人力一寸一土挖掘而成,於1976年3月29日竣工。據點共分3層,最上層為軍方連部,第2層設有生活圈及預備機槍陣地,最下層設有4座90高砲陣地、簡報室、中山室、庫房、儲藏室等空間;坑道寬約1.5公尺,高約2公尺,主坑道長150公尺,支坑道長為80公尺,合計230公尺。
▍南竿環境教育學堂(環境教育設施場所)
南竿環境教育學堂包含了連江縣之特殊花崗岩地質、坑道林立的戰地文化、有別於台灣的閩東文化內涵、與在地自然環境融合之一刻印傳統建築,經過本場域專業講師帶領學員探索馬祖之美,並了解這片土地上先民歷經各種時期,在特殊環境下與環境共存之智慧與大自然之美,並了解如何發掘、保存獨特文化資產之覺知與技能。
▍北海坑道
把堅硬的花崗岩鑿成井字型交錯的坑道,還能容納百艘艦艇,真可說是鬼斧神工的蓋世之作,這也是金馬地區最大的坑道碼頭。深長的地底世界透著一股神秘氣息,配上坑道內的腳步聲、拉長的身影、水道徐徐的波動,氣氛令人著迷。(因為漲潮時步道會淹沒水中,所以會隨著潮汐關係做行程調整)。
▍東莒燈塔
又名「東犬燈塔」,位在東莒島的東北方,清國因鴉片戰爭失利,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開放沿海通商,為便於辨別福州方位,同治年間又應英人要求興建燈塔,造建於清同治11年(1872年),在此歷史背景下,東莒島燈塔於焉誕生。東莒島燈塔於1988年被內政部評定為國定古蹟,在台閩地區現存的洋式燈塔中,是第一座以花崗石材建造的燈塔。外觀漆成雪白色,燈塔的高度約19.5公尺,光源經過蚌型水晶透鏡折射後,光程可遠達16.7浬(約31公里)。
▍大埔石刻
大埔石刻為連江縣縣定古蹟,位於東莒島的最南端,在1953年被國軍發現,並為了避免古蹟受損,建有懷古亭作為保護;岩盤碑文記載了明萬曆年間沈有容將軍在東莒不傷一兵一卒,即捉拿倭寇69名的豐功偉績,字跡出自當時工部右侍郎董應舉題文,為馬祖早期倭寇猖獗的歷史,留下珍貴見證。
▍福正聚落
曾經是東莒最繁華的村落,在漁獲量遞減,隨著居民移居和駐軍減少後,往日的榮景不再,獨留一幢幢殘缺的石屋與後方東莒島燈塔相伴,還有仍默默守護村莊的白馬尊王廟;村落的閩東建築形式多為簡單的二落水、亂石砌,與芹壁相比,又是另一種氛圍,聚落內僅約十戶人家居住,寧靜純樸,別有一番風味。
▍東洋山步道景觀區(生態遊憩場所)
東洋山上的自然生態極為豐富,例如被視為珍貴木材的紫檀,在這裡的產量就非常多,猶如是座紫檀公園,另外像是南國薊、紫檀、瓊麻、金銀花、列當 等奇花異草也隨處可見,若夠幸運,也能發現珍奇鳥類的蹤影,步上東洋山,就像進入超大型的生態教室,沿途驚喜不斷、收穫滿滿。
▍榕樹林蔭大道有榕路
馬祖西莒青帆村通往西坵村的馬路上,一條長約500公尺榕樹林蔭大道 (有榕路),茂密的枝葉交錯於道路中央,蓊鬱茂密形成美麗 ㄇ 字型隧道,陽光穿透樹梢,光影點點灑落地面,輕徐的微風給酷熱的夏日帶來午後的清涼。相較於西莒其他景觀,這裡只能稱作小景點,但在適當的光影下,擺好姿勢,按下快門,也能構成了一張令人激賞的照片,為旅程加添樂趣。有人說有容路最美的欣賞角度,是從上坡往下方看,也有人說由下坡往上看最美,那一個方向最美?由你親身來有榕路看過後,再決定。
▍坤坵沙灘
坤坵沙灘與蛇島之間的海域因為地形與海流關係,海浪從不同方向前來交會,而形成一格一格方塊海景觀,其中在漲潮時最有機會看到,如果當天漲潮時間為夕陽時刻,還能欣賞到橘紅色夕陽在海面形成金色大道,搭配神祕方塊海美景,成為西莒限定的絕美風光。
▍菜埔澳地質公園
菜埔澳地質公園過去曾是重要的軍事據點,現在軍事據點仍在,但外圍已開放讓旅客參觀。時值6月,從道路慢慢向菜埔澳駛去,可看到滿山遍野的芒草景觀,起伏的山陵張開雙手環抱此處的04軍事據點,而據點後方即是無邊際大海,讓人在這裡感受寧靜悠然氛圍。
▍福山照壁(枕戈待旦)
位於福澳村西南方福山公園的山頭,上書「枕戈待旦」四個三、四人高的大字,是遊客搭船訪馬的第一印象。為先總統蔣公於民國四十七年七月蒞臨馬祖巡視防務時,嘉勉地區軍民不忘復國之志而親筆所題,並銘刻於碑石上,這面精神標語雖然稱之為照壁,但實際上是一座地上五樓、地下一樓的長方形建築物,之前作為「連江縣文建館」。展示馬祖風土民情、漁業資源、文經建設的發展歷史與沿革。
▍馬祖酒廠及八八坑道
使用甘美清冽泉質所釀出的佳釀,讓馬祖酒廠聲名遠播,其中又以「八八坑道」系列之高梁酒最受青睞,來此可欣賞獨特造型的紀念酒。而充滿戰地氣息的八八坑道,冬暖夏涼,兩旁的老酒甕,配上不時迴盪在坑道內的水滴聲,又另有風味。
▍坂里大宅
原為清同治年間遷居馬祖北竿的王氏宗親所有,在戰地政務時,曾被徵調成為軍方住所,2009年馬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保存閩東式建築聚落、轉化為文化觀光用途。想要體驗早期馬祖人的生活,那就一定要到北竿遊客中心正對面的「坂里大宅」走一遭。由人字砌與丁字砌法所興建而出的宅子,外觀是整理排列的石牆,內裝則是原木造建構,可以說是當年的豪宅呢!如今經整修後,保留原來舊有外牆,結構樑柱換新,大宅右側開放遊客參觀、左側則做為古厝民宿,走在歷史悠久的木構廊道中,偶爾還會發出熟悉的木地板「嘎嘰」聲,是不能錯過的閩東建築風情體驗之一。
▍芹山播音站
(馬祖播音站)這裡在數十年前是有真實作用的,當年是擁有東南亞功率最大的播音設備在國共時期每天向著對岸心戰喊話,開頭一定是 : 「親愛的大陸同胞…..」或是放送當時最有名的歌手放送鄧麗君的歌曲 (當然大多是愛國歌曲)。隨著時空轉變、物換星移,現在的芹山播音站已變身為馬祖北竿熱門IG打卡景點。。
▍芹壁閩東古厝
也有人形容此處有如地中海般的風光,一座座石頭屋屹立在臨海陡峭的山坡上,風景絕佳,號稱全國國寶級石頭屋保留最完整的閩東建築區/近看烏龜島。
1.表列之行程餐食、景點門票、交通等費用。
2.保險:新台幣500萬旅行業責任險附加20萬意外醫療險(實支實付不得超過該上限,惟實支實付仍以保險公司認定為主)。
*旅客未滿15歲或70歲以上,依法限制最高【意外死殘保額新臺幣200萬元、意外醫療保額新臺幣20萬 (實支實付)】。
3.未滿2 足歲之嬰兒費用包含保險,但不含行程之餐食以及不佔座位(交通、景點)。
1.本行程表上未表明之各項開支,建議自費項目之交通及應付費用。
2.非本旅遊所列行程之一切費用:如新辦個人護照費、旅客之個人費用(如自費行程費用、行李超重費、額外飲料及酒類、洗衣、電話、網際網路使用費、私人交通費、行程外陪同購物之報酬、自由活動費、個人傷病醫療費、服務小費及報酬等。)
3.依國際慣例敬請每人給予領團人員每日150*3天小費以資鼓勵。